Table of content
呼吸就是,空氣經由鼻子進入到肺部,接著血液輸送氧氣給細胞使用,最後又經由肺部從鼻子呼出,這些過程看似與「腹部」無關呀!為什麼無論是瑜伽、重訓、潛水、跑步,甚至是歌唱領域,都經常聽到用肚子吸氣?實際上呼吸也經常臨床應用在緩解情緒、抗焦慮,可以說是學習呼吸的首部曲,學會「腹式呼吸」。
什麼是腹式呼吸(Belly breathing or Abdominal breathing)?腹式呼吸可以達到什麼效果?
腹式呼吸,是一種刻意練習的深呼吸技巧。由於橫膈肌是全身最大片的呼吸肌,並主導了七成以上的呼吸動作,腹式呼吸透過「有意識」地收縮橫膈肌,擴大胸腔空間以增加吸入的空氣,使肺活量有效增加。腹式呼吸好處包含刺激副交感神經,緩解情緒,改善失眠。訓練肺擴張,增加肺活量,強健呼吸。增加氣血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預防中下部肺葉退化、肺部彈性變差、呼吸功能下降。
為何你需要練習腹式呼吸?
自然情況下,吸氣是主動運動,呼氣是被動運動。以生理結構概括而言,女性由於肋骨傾斜度較垂直,比較有利於胸式呼吸;男性較水平,因此偏好腹式呼吸。但其實每個人的胸廓皆獨一無二,大多數人沒經過特別練習,不分男女使用的都是胸、腹混合呼吸。以正常情況來講,腹式呼吸是人類最自然的呼吸型態,這點在小寶寶的肚子上可以觀察到,而現代人由於生活步調緊湊、工作及家庭壓力倍增、久坐運動量少,慢慢演化為胸式呼吸為主要依賴的型態。由於胸式呼吸是屬於淺式呼吸,當肋間肌移動、橫膈肌少部分參與呼吸時,僅擴張到三分之一的肺容積。
而腹式呼吸在現代被視為是「有意識」的深式呼吸,透過增加對橫膈肌的掌握度,使每一次的吸吐氣都能更深且長,除了有效肺擴張、增加肺活量之外,由於吸氣容積變大,呼吸速率就會相對減少。翻開生物圖鑑,那些壽命比人類還長的,像是蛇、大象、烏龜(3-5次呼吸/每分鐘),呼吸頻率都非常慢。而經過訓練的頂尖自行車手,每分鐘呼吸竟然只有6下!
呼吸慢的好處:
將注意力轉移,紓解壓力,緩解情緒,改善失眠
強健肺部,有效的氣體交換,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
更充分肺部擴張,(先)深呼(再)深吸,增加肺活量。從西醫的角度來看,腹式呼吸不僅能活化副交感神經,對於急躁不安的人也產生立即的放鬆作用
誰應該練習腹式呼吸?
爬樓梯易喘者
肌力訓練者
情緒易焦慮者
慢性肺病者
長新冠後遺症
自律失調失眠者
瑜珈學習者
冥想學習者
正念訓練
對於歌唱訓練者來說,丹田集中使力、唱歌更洪亮
何時可以做腹式呼吸?
早晚一次,可選擇起床或者睡前,每次至少5分鐘。
如何執行腹式呼吸?
先以躺姿開始學習,將枕頭墊於頸後及膝膕處支撐,左手放胸口,右手放肚子。開始先以鼻子吸氣,隨著吸氣同時,做出把肚子頂出去的動作,想像如同把空氣灌進肚子。你會感覺肚子把右手緩慢頂了出去,左手則放在胸口不動,請吸飽氣、完成吸氣的動作。呼氣時方向相反,鼻子呼氣同時,以縮小腹的方式,想像將肚子的空氣呼出去。你會感覺右手往肚子方向壓低,左手依舊放在胸口不動,呼到底、完成呼氣的動作。
腹式呼吸和橫膈式呼吸(Diaphragmatic breathing)相同嗎?
橫膈式呼吸可以說是腹式呼吸的一種進階延伸,因為在學習橫膈式呼吸之前,需要透過瞭解腹式呼吸的原理及擁有掌控感,而進一步學習。許多外國的體態治療師或是物理治療師,都曾經公開表明「腹式呼吸不是橫膈式呼吸」、「你的橫膈式呼吸錯誤了嗎」、或是「為什麼你不該學習腹式呼吸」,由此可知在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。就簡單理解,腹式呼吸可以在躺姿的時候獲得最大的擴張,而橫膈肌呼吸著重於站姿的核心的穩定及「整片橫膈」的下拉收縮,在執行上橫膈式呼吸比腹式呼吸複雜許多,也比較需要練習,會用另外一篇詳盡介紹。(延伸閱讀:橫膈式呼吸與腹式呼吸差異解釋)
結論
腹式呼吸是一種以下拉收縮橫膈膜的方式,來擴大肺部吸氣空間的方式,主要是吸氣時、腹部隆起,呼氣時、腹部回縮的方式進行。可以應用於任何經鼻呼吸、綜合呼吸技巧,主要幫助緩慢呼吸、確實地肺部擴張、進而刺激副交感神經,達到迷走神經放鬆等好處。相較於胸式呼吸,是一種更以換氣效率的深度呼吸。